本次印巴冲突的发生给人的感觉就是印度急切的想要打一仗。印度首先在不对恐怖袭击进行深入调查的情况下,直接开战,并使用了截断水源这样的极端方式,显示了印度想打仗、想打大仗的急切心态。这种令人意外的做法,让人不得不怀疑其背后的原因。
梳理印巴冲突关键事件时间线,可以帮我们发现端倪:2025年4月21日,美国副总统万斯访印。4月22日,克什米尔爆发恐怖袭击。4月23日,印度宣布截断印度河水源。4月26日,巴基斯坦表示愿意对恐袭事件开战中立、透明调查,印度拒绝。4月27日,印度开闸泄洪,导致巴基斯坦水灾。4月24日-28日,印巴克什米尔实控线附近有短暂交火,无人员伤亡报告,双方互指对方首先开火。5月7日,印度对巴基斯坦发动空袭,巴方反击令印方损失多架战机,双方互有人员伤亡。5月8日,特朗普表示愿意帮助解决印巴冲突。5月7日-10日,印巴互相发动无人机和导弹袭击。5月10日,印巴双方均表示同意立即停火。5月10日,特朗普表示,停火是美国斡旋的结果。5月10日,印度政府消息人士表示,印巴停火由两国直接协商达成。
同步时间线:2025年5月10日,中美经贸高层会议在瑞士日内瓦开始举行。
结合以上事件及时间线发展,有理由提出以下怀疑:印巴冲突是印度在美国怂恿下,由印度主动发动的,恐袭是借口。
美国怂恿印度的原因可能有:1.复制乌克兰代理人战争,搅乱南亚局势,给中国制造麻烦;2.破坏中巴经济走廊,影响一带一路发展;3.增加经贸谈判的筹码。
印度积极配合的原因可能有:1.进一步震慑周边国家,强化区域霸主形象;2.转移国内舆论视线,缓和国内矛盾;3.给美国递投名状,加入美方阵营,发展国内经济;4.给中国制造麻烦。

